(一)项目贡献度

1.校企共育,扬长发展,引领文化旅游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建并践行“人人是胜者”的扬长教育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在实践磨砺中个个出彩,专业群建设期间,学生获国赛奖项7项、国际技能大赛奖项166项。教学成果突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2.技术赋能,科研支撑,服务乡村振兴及京津冀文旅产业发展。

引智帮扶尖岩村、西槐村等乡村,改善乡村环境,提升村民技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310人天,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学生498人。服务首都文化产业发展,完成文化旅游领域市属各委办局及行业企业委托的技术研发项目5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3项,实现技术项目服务收入72.42万元。北京市百师进百村项目获评农业农村局优秀策划方案,荣获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白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3.技术创新,需求导向,推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专业群建设期间,参与研制国家教学标准7项,专业简介经教育部公开发布,主持、参与制定和修订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6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项、团体(企业)标准3项。其中,研学旅行、电子竞技赛事运营、会议接待服务师、儿童青少年街舞运动标准是新职业标准,提升专业群在文化旅游行业的引领力。


(二)社会认可度

1.强化立德树人,学生家长认可度水平高。

根据2023年度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群在校生总体满意度98.25%,专业群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8.83%。家长重视“家校、校企”共同育人效果,专业群家长总体满意度为98%,整体满意度较高。

2.深化校企合作,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2023年,在招聘文化旅游专业群毕业生的合作企业中,企业人员对专业群毕业生在其单位表现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满意度得分为100.00%。。

3.首都引领,辐射津冀,在同类院校有较高影响力。

专业群主持国家级资源库1个,建设北京市文化旅游专业群资源库3个,受益单位辐射河北兄弟院校。高质量承办导游、酒水服务、丝路工匠等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6项。教师受邀在“全国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系列公益教师发展培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第29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研讨会、会展教育年会等全国性大会上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分享。与大厂职教中心和廊坊职业学院共建,拓展京冀跨省“3+2”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4.对标世界教育质量标准,首家完成国际认证。

旅游管理专业高分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获得三年期有效认证。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与多所境外职业院校学分互认,开发74门国际合作英文版专业课程标准。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举办在线跨文化研学活动。